《咏华山》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8 17:44:08
《咏华山》教学反思

《咏华山》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华山》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华山》教学反思1

《咏华山》把古诗《咏华山》巧妙地包含在叙述寇准与先生登山的现代白话文中。“诗”是“文”的话题开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

我觉得课文的重点之一就是借助图和文本理解故事的含义,在第2段的学习中,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让学生初步感知华山的高,并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第二段的中心句:“啊!华山真高啊!”自然过渡到“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华山的高呢?”让学生自读自悟,这样就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是具体的形象,将远在天边的华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眼前,学生就自然地领悟出这些都是因为华山是太高了。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第一次在读中感受华山的高时,我是这样说的,你能把这段话读通顺了,很好,其实这个孩子只是把这段读顺了,并没有什么感情。而我说这句话呢?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孩子的积极性会增强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孩子朗读的兴趣。。第二次,仍然是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第三次,依然是让孩子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指名一个学生读时,我完全是投入感情说的:“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你就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多神气。”孩子激情的火花被点燃了,读得越来越好。让孩子感悟华山的雄伟壮丽时,我不仅仅是通过欣赏华山全景图来体现的,而后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绘画来体现的,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现在如果读不能体会就画出来吧”。“如果坐着不能表达你的感情,那你就站着读吧!”孩子们激情飞扬,真正的画出、读出了华山的雄伟壮丽,读为主,情、理、法尽在读中悟出,在读中体现,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串讲课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手段把学会上带入课文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本课教学时我采用看看、读读、想想、画画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意识。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除了、都在、脚下、那么近、山腰间、朵朵白云”,以及古诗中的“回首”等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感悟到“华山真高呀!”并由衷地发出了赞叹。学生个个读得有滋有味,同时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

《咏华山》采用 “文包诗”的形式,把古诗《咏华山》巧妙地包含在叙述寇准与先生登山的现代白话文中。古诗是全文的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古诗,让学生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对这首古诗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我有意突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这个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主要阅读目的,自己在文中寻找与诗有关联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接着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从寇准和先生抬头看华山的动作,头顶上的太阳,山腰间飘着的白云来感受华山的高。然后再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更加深对“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的理解。在学生摆放云朵的位置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摆在山腰间。通过摆放,学生理解了“山腰间”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咏华山》教学反思2

一、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教材提供的资料来帮助学生来理解《登华山》这首诗:

1、借助图画阅读:先看插图,再读全文,结合简笔画,无须多费唇舌,华山的高在学生的脑海中已有了具体的印象。“啊!华山真高哇!”的感觉也油然而生。

2、借助文本阅读:把“古诗”与“今文”对照起来,通过板书呈现,相互印证,促进理解。

二、识字写字,是本学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我在教学方面的重难点。

1、虽是一年级,但相对于上学期相比,识字量可谓是猛增。形象思维为主导、思维较为活跃是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让他们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他们喜闻乐见,也经常会使一些难字、繁字变得具体、简单、形象。

2、当然,在尝到甜头的同时,我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样的次数不能太多,否则课堂任务无法完成。于是,在备课时,我就开始挑选出比较容易出错和难写的字,来发挥他们的特长。本节课,我教了两个生字,“与”和“齐”。但觉得学生说得太多,却没有说到如何写好这个字,反而都是我在说。孩子的想法是很好,但需要老师的调控,否则就会“异想天开”。

本课是一首“文包诗”,描写了华山的高大。要求引导学生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含义。理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点。

整篇文章的中心句可以说是围绕“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来写的,因此,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主要抓住了这句话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请学生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华山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说:“华山很高。”于是,我抓住这个中心,追问:“你从哪里看出华山很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逐个体会文中的句子。对于每一句话的教学,我都是通过体会字词,观察图片,指导朗读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的。其中,我还利用了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如讲到华山很高时,我就相机在黑板上画了一座高山;讲到“远远近近的山”时,我就在黑板上画下了远远近近的山,体会山的“多”,并与华山形成对比,体会华山的高;讲到“太阳显得那么近”和“朵朵白云”时,就相应画下太阳和白云,帮助学生体会太阳的“近”和白云的“多”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通过问题“为什么太阳会变得近,白云会到身边?”来理解华山的高。在理解完每一句话时,我都会回到中心句“啊!华山真高啊!”,让学生知道这几句话都是描写了华山的高。

因为本文是一篇“文包诗”,因此,理解古诗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古诗时,我将第二段的内容和古诗共同出示,让学生看看有什么发现?哪几句话和古诗的意思相同?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出和诗句意思相同的句子。在整体理解了诗意之后,我又对个别字词的意思进行了强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最后,我运用了接读的方式,我读一句诗句,学生一起读和这句诗句意思相同的句子,帮助学生 ……此处隐藏12280个字……去看蓝天、望太阳、赏白云、观群山,观察角度的变化引起的不同感受使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变化。

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并把感悟运用到朗读中去,课文自然就能读透。“华山真高哇!”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教学中我紧扣这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华山的高。学生一次次地读,感情得到一次次提升和升华,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华山真高哇!”,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二、借文悟诗,感受华山之高。

在教学古诗时,我分了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读诗,整体感知诗境,因为有了前阶段教学的铺垫,诗意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我还提醒学生这首诗的意思就藏在第二自然段中,我让他们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学生很快找到诗句的意思。接着步步深入,对诗句中的个别词语要求理解,如:“举头”、“首”、“齐”等等,让学生互动交流中得到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吟诵中,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寇准来吟诵古诗,摇头晃脑,用富有童趣的肢体语言演绎着华山的壮美,加上我的适时评价,学生吟诵古诗的情绪高涨,课堂增加了情趣,调动了气氛。

《咏华山》教学反思13

1、《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教学时,我紧扣“啊,华山真高啊!”这句话来处理课文中的“文”,引导学生领悟华山的雄伟、壮丽和寇准的聪明、有才华。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尽量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

2、诗文对照,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所以在处理文中的古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每句诗的意思。

3、在指导朗读背诵时,我引导学生移情入境,练习吟诵古诗,并且让他们展开想象,自己做动作读。既能增加情趣,也能调动气氛。

4、教学过程中,再放手一些会更好。如古诗的意思可让学生自己读书找到,老师不用出答案。

《咏华山》教学反思14

在《咏华山》这篇课文中古诗是全文的中心、话题,所以要避开繁琐的零碎知识,直接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心。结合本文“文包诗”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一、从诗到文

A、出示古诗,学生质疑——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地对这首古诗提出自己的疑问。

B、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有意突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这个问题。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主要阅读目的,自己在文中寻找与诗有关联的句子。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C、通过重点句子的朗读,要求学生理解华山是十分高大的。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这几句话时,应充分发挥简笔画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现画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借助具体的画面,更深层地理解语言文字。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课件的摆放,有意突出“那么近、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这些词语,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的理解。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这一环节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并通过朗读解决了本课的重点。让学生经历“理性认识——实际操作——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自己领悟出华山的高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从文到诗

本文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诗句。教完重点句后,要引导学生回到古诗上。其实,前文的句子已为学习古诗打好基础。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与诗的联系。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哪句诗?”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反复诵读,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的求知欲望。

三、从诗到法

我国教育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主要体现在学法指导要“有效度。”因此,教完古诗后,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读懂这首诗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找到文与诗的联系,“读懂诗先读懂文,读懂文即读懂诗”。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学会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本篇课文重在描写华山之高,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板书不能多而杂,所以我想只需突出一个“高”字就可以了。

《咏华山》教学反思15

本课是“文包诗”,叙述了寇准和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华山的雄伟壮丽以及寇准的聪明,有才华。

这篇课文分为三部分,因此我的教学也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是第一小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谁和谁干什么”以及体会他们出游时开心,愉快的心情.这两个要点主要是用”我问生答”和“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个方法来解决.

第二块是第二小节,诗文结合体会华山的高是本小节的教学难点.这块教学我分为3个环节:第一环节(第一、二句)我是通过播放华山视频、华山天险图以及联系学生亲身爬茅山的经历来帮助他们体会华山的高和登山之难,进而朗读好第一、二两句话。在这块教学中,我本来想通过自己的点拨将华山和茅山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华山的高,但遗憾的是我漏了这点,否则学生的体会可能会更到位。第二环节(第三、四句)我紧扣“高”这个字,让学生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华山的“高”。在这块教学中,学生紧紧抓住了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太阳”、“白云”与华山进行对比,很好地理解了华山的“高耸入云”。在理解第三句华山与其他山对比时,学生没有说到位,我就急忙自己说了出来,没有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在这个教学点上,其他老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低年级学生是借助形象思维来理解课文的,这时就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受什么叫“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然后让学生进行变换句式的练习“华山比远远近近的山都高”。学生通过看图和句式练习就能很好地来理解第三句话了。第三环节联系上文理解诗句。在这个环节中,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我把古诗和前面对应的文字放在了一张幻灯片上,然后让学生去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其中联系。不过我忽略了第三、四句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解释整首诗的意思,还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诗句的意思进行补充。诗句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像“举头”、“回首”我还是有必要进行一些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块是第三、四小节:主要是理解寇准的才思敏捷和先生对他的赞扬。我主要是通过补充寇准作诗仅仅花了走三步路时间这段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寇准的聪明,接着让学生学学先生的样子夸夸寇准来体会先生看到学生优秀表现时的欣喜之情。在这块教学中,主要的问题是我留给学生表演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浪费了教学生字的时间。

另外,我还要在课堂用语上多花功夫,让自己的语言富于童趣化,让学生听得懂,听得有兴趣。

《《咏华山》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