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5 23:58:1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大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热爱祖国,关心大西北建设的美好心灵。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大西北水土流失场面)。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大西北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西北看一看。(播放大西北水土流失的资料片段。)

2、同学们,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一个小姑娘知道了大西北的情况,用行动来表达了自己的心。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一封奇怪的信》。

3、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多拼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3、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词。

4、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懂的地方。

3、引导探究,感悟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明白小姑娘要寄什么样的信。

师:小姑娘冒着寒冷的秋风,要寄一封什么样的信呢?

联系实际,体会“沉甸甸”的意思。

(2)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9、第10自然段,感悟内容。

师:从小姑娘说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为什么要寄槐树籽到大西北去,感悟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4、轻声读课文,用“XXXX”线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线画出叔叔说的话。(相机出示人物对话。)

5、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重点读出小姑娘骄傲、惊奇和叔叔不解的语气,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喜欢课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3、除了寄种子,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支援西部建设?(例如:可以寄零用钱、学习用品、衣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你了解到课文里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二、再读感悟

1、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主合作练读。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评。

三、自主识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用最拿手的.方法记忆生字。(先让学生说说识字方法,再识记。)如:

熟字加偏旁:冈--钢正--政良--娘

句--够付--府古--姑

拆字方法:塞、甸

3、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生字:

让学生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老师重点指导书写:“信、呀、怪、姑、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左窄右宽;“树”字中间“又”的捺变成点;“奇”上面的“大”捺画变短;“举”的撇、捺要写长一些。

四、积累词语

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五、课外实践

请你给大西北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词:汪汪、危险、肌肉、伸缩、甲藻、硅藻、窃窃私语、长途旅行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吗?(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这句话在那个段落?它和第一段构成了一个自问自答的什么句?(设问句)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和老师一起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播放海底世界录像)

4、你觉得海底怎样?(美丽)五彩斑斓的颜色,可爱活泼的小鱼儿,还有那些连名字也说不出来的小动物,构成了海底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可是海底何止这些?就像作者所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全班回答)

5、到底海底的景色如何奇异,物产怎样丰富呢?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默读)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课文的那个自然段最吸引你,为什么?

(1)指名读。做适当的.评价。

(2)理解“窃窃私语”并造句。

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背地里小声地、悄悄地说话)

例句:草丛中的小昆虫常常窃窃私语。

作者用水中听音器听到的海底动物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呢?自由读本段,用“—”画出来。指读,齐读,“……”省略了什么?你能想像一下,还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如:“有的像小鸡一样唧唧,有的像小鸭一样嘎嘎,有的鸽子一样咕咕,有的小猫一样喵喵。”

(3)接读师:他们吃东西的时候,生:发出一种声音。

(4)句式练习: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过渡:还有哪个自然段吸引你?为什么??

2.精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提出要求: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中心句。

这几种动物活动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哪些说明方法?

(2)自由读课文,完成表格。

(3)介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师:这么多的海底动物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吧!把你喜欢的海底动物的特点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来感受它的可爱!(生自由练习)指名表演读如:梭子鱼行动的快,海参的慢,等等。

在学生介绍后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从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

(4)表演读。

……此处隐藏21393个字……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到求知之乐。

c、学生独立学习其余各组(“放”)

1、质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1学生读带生字的词语。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在板书词语旁作“?”。

2、释疑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对词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还不理解的词语,可利用图片、演示法等加以启发。

a、如对“漂亮”一词的理解,师可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看后体会和理解“漂亮”的意思。

b、又如理解“纷纷”一词,师可用演示法设置情景帮助理解。师可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接二连三的举手回答,这样“接二连三的举手的”的情景与“纷纷举手”的情景相同。这样就帮助学生正确、形象的理解词义。

3、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将学生分组,选出组长,每一组发一张学习卡,卡片内容有部分生字。

组长组织学习:先组词,再造句。

学生一边讨论学习,一边记录,教师可参加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学习,给予了学生普遍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讨论,在讨论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照顾了差生。)

4、汇报交流,反馈信息,评选“智慧星”小组,颁发小红旗。

5、补充学习词语中的生字“比”。

(三)巩固、学习、加强记忆。

1、读一读课本内容。

2、写写词语:生字描红。

五、板书设计:

(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由于衣服单薄而被冻死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新词。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7个生宇,学习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练习读熟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分段,概括段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碑”是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边说边板书:碑)。所说的“丰碑”(边说边在“碑”前板书“丰”)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们这课所说的“丰碑”是一块高大的石头吗?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大声朗读课题。

(丰碑)(板书:丰碑)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出本课生字和自己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二)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准自己不认识的字及生字的读音。其中,老师特别要指导如下几个字音:劣;润;覆。

3.记清字形。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碑”右半部的笔顺是 ;“豹”是“豸”(zh@,意思是没有脚的虫)部,不能错写成“ ”;“润”字右半边是“王”,不能写成“玉”;“覆”是“ ”部,不能写成“西”。

出示幻灯片练习判断。学生刚学会的字,印象是最清晰的。多加练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牢记正确字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冰坨:冰块。坨,成块或成堆的。

装备:配备的机械、器材、武器、被服等。

开辟:开创,打开新的境界、通路。

恶劣:(环境、态度等)很坏。

残 酷:凶狠无情。

袭击:军事上出其不意的进攻。本课指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们的部队。

严峻:严厉,严肃。

倚 靠:身体靠在物体上。

神态:精神态度。

镇定:不慌张,沉着。

安详:指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

抽动:本课指脸上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颤抖。

军需: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备等。

湿润:潮湿而滋润(多指土壤、空气等)。本课指眼睛被泪水打湿。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业绩、精神等。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艰难(艰苦) 率领(带领) 辨认(辨别)

覆盖(遮盖) 装备(配备)

开辟(开拓) 思索(思考) 抖动(颤动)

严峻(严肃)

反义词:

严寒(酷暑) 镇定(惊慌) 湿润(干燥)

6.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分段和归纳段意。

学生先各自读课文,读完后,左右两人一组,互相听取意见,商量如何分段及概括段意。讨论出结果后,举手发言。

7.明确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是本课的难点。要教给学生分段的步骤:

(1)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看看是怎样安排材料的,找找分段的依据。本文记叙的是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文章先介绍行军途上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又介绍了还将遇到的更多的困难,然后介绍了军队中被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这篇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2)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与各段的关系。比如,第2自然段讲的是红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将军的思索,与第一段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的实际描写不能合为一段。

(3)确定分几段。按这个步骤给本文分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第二段(第2自然段):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第四段(14自然段):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8.学生按分好的段读熟课文。

自由组合4人小组,每人读一段,一个同学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的好与差的地方,提高对方的熟练程度。同时,了解、感受文章四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详略之分,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读熟课文,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